本草博物题记
9月9日是“神医”华佗的诞辰纪念日。
华佗,东汉人,精内、外、妇、儿、针炙各科,凡治病,药不过数种,针灸不过几处,随手而愈。制“麻沸散”实施手术。创“五禽戏”曰:“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动,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华佗一生游学四方,精于方药之外,兼通数术经书,晓养性之术。官方数次举为孝廉为官,皆不就,惟以行医救世。
为纪念华佗诞辰周年,「本草博物」团队的程智慧老师创作了《救死扶伤》主题画,舒秀明老师为其撰文介绍。
救死扶伤原创
程智慧
「中医药源流图」原创者、「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行业顾问、「本草博物」联合创始人
整幅画由两部分构成
左边描绘的是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
右边为白求恩竭力救治八路军伤员的场景
一幅融合了古今中外两位著名医生的画
体现了作为医者共有的救死扶伤精神
横屏看,更清晰
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的著名医家
救死扶伤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家,他善用方药、针灸等方法治病,而且还擅长外科手术,被后人誉为“外科鼻祖”。
华佗在医学上最突出的成就,便是麻沸散和五禽戏。
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在做腹腔手术前会用麻沸散为患者麻醉,患者“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若史书记载无误,华佗当属世界上已知最早使用麻醉药进行手术的人。
有学者研究认为,麻沸散的组成里最重要的药物是曼陀罗花。曼陀罗花又名洋金花,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的花,除有麻醉的作用外,还能平喘止咳、止痛、解痉。
博物手绘原创
田震琼
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院,北京从事服装设计二十年,八年前至今致力于博物绘画,师从曾孝廉先生。「本草博物」科普教育使者、「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行业顾问
华佗非常重视养生之术,他曾对徒弟传授养生之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他认为人体应当适度活动,并在前人基础上创编了适合人们练习的导引术——五禽戏。
五禽戏是根据虎、鹿、熊、猿、鸟5种动物的姿态编创而成,一直流传至今,具有非常高的养生防病价值。华佗弟子吴普因为坚持练习五禽戏,不仅获得高寿,而且年过九旬依然耳聪目明。
白求恩
——拿手术刀的国际主义战士
救死扶伤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安大略州人,加共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他于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在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
他以满腔的热忱,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医术,冒着敌人的炮火,救护八路军伤病员。在著名的齐会战斗中,他的手术台设在离火线7里的一座庙里。敌人的炮弹炸塌了围墙,他仍坚持工作,为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小时。他年近50岁还两次为伤病员输血,他总是说∶"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
年10月,日军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扫荡。他毅然推迟了回国行期,全身心投入反扫荡中。10月下旬,他在抢救伤员中不顾伤痛和高烧,坚持工作,后因感染转为败血症,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古代的华佗与现代的白求恩
这两位杰出的医生
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
但他们身上都闪耀着
医者不畏艰难、救死扶伤的
大医精神
救死扶伤
外科圣手起沉疴
麻沸五禽人济多
救死扶伤行万里
隔空时异两相和
诗作者
刘纪青
医院中药制剂中心教授、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学术顾问、“中医药与诗词相结合”创始人、“本草博物”联合创始人
中医药文化
系列衍生品
月底推出欢迎选购
西林东璧
盆栽拼图(80片)
既可以用来作为植物盆栽
也可作为多功能笔筒
收纳文具,美观又实用
在拼图的过程中
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及东西方融合的医德精神
延展阅读
BCNS
《西林东璧》——跨越时空的伟大
《西林东璧》是程智慧老师创作的另一幅中医人物场景图。
西林东璧原创
程智慧
「中医药源流图」原创者、「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行业顾问、「本草博物」联合创始人
横屏看,更清晰
“西林”即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林奈热爱植物,一生致力于植物学研究,其《自然系统》《植物种志》等著作为植物分类和命名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东璧”指的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字东璧)。李时珍熟读万卷书,躬行万里路,历时数十载完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其内容涵盖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堪称我国古代最完备的博物学著作。
一个是西方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一个是东方本草学的集大成者,他们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共同诠释着自然界里蕴藏的神奇与伟大。
本草博物志01蕲艾
博物手绘原创
孙英宝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学绘画师、、中国植物科学绘画第四代传人、科学绘画+自然教学法创新研发者、「本草博物」科普教育使者、「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行业顾问
平面拼图(片)
片拼图拼完后可以装框摆台
也可作为本草博物画进行挂壁展示
关于蕲艾
明代医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备至,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意思是说,自明代成化年间(—)起,便以蕲州(今隶属湖北蕲春)所产的艾蒿为最优,并且有了“蕲艾”的称号,可谓天下闻名。
蕲艾主要以叶入药,既可煎汤内服,也可外用灸治百病。关于蕲艾的功效,李时珍也有精辟的总结:“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责任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