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端阳节,你过对了吗?
作者:子凡shine
门插艾,鬓簪黄,五彩丝线结香囊;
蜜枣甜,粽叶香,甜蜜生活万年长。
一大早,登高的人们折来沾着晨露的艾蒿;勤劳的妈妈煮好了甜蜜的粽子。虽然现在的节日味道没有过去那样浓,那样让人兴奋,但是插艾草,吃粽子的风俗却一直保留着,即使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依然可以感受到人世间丝丝甜蜜和温馨。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农历五月正值仲夏,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因此,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红楼梦》里屡次提到了端午节,从节令前的准备、节日中的仪式、礼俗面面俱到,令人眼界大开。
《红楼梦》第24回,贾府修建省亲大观园,贾芸为了谋得一差半职,特意准备了冰片麝香等香料给凤姐送礼,贾芸说:“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贾芸这一举动正是投其所好,恰逢其时。
《红楼梦》第48回也写到了阿端阳节期间的用品,薛蟠因为遭了柳湘莲一顿好打,脸面上过不去,想出外躲一段日子,便想到了做香料的生意:“今年纸札香料短少,明年必是贵的。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内照管,赶端阳前我顺路贩些纸札香扇来卖。除去关税花销,亦可以剩得几倍利息。”
可见端阳期间,家家户户都是大量需要纸扎香料的。那么,这些东西做什么用呢?
端阳是祛病除疫的节日,五月是整个炎热夏季的开端,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故端午节又叫“五月端”。因此,端午节要举行各种祈福的仪式,祈祷平安,比如供奉祭祀祖先,打醮祈祷平安;每个人还要佩戴香囊香饰;庭院内外都要洒扫干净,清除晦气,这一切都要用到大量的香料物事。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红楼梦》里涉及到的几个主要的端阳习俗:
一、打醮
端阳前夕,五月初一,贾府几乎是倾巢出动,到清虚观打醮。打醮就是由道士设坛为人做法事,求福禳灾的一种法事活动。
《红楼梦》第29回叙述道:“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那底下凡执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
打醮之日,设斋道祭祀,道士击鼓诵经,举行演戏娱神诸活动。贾府在神前拈了戏,第一本《白蛇记》,第二本是《满床笏》,第三本是《南柯梦》,大家一起听戏。“至外边预备着申表、焚钱粮、开戏,不在话下”。
侯门公府之间还要礼尚往来,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于是接二连三,都听见贾府打醮,女眷都在庙里,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隋书》中记载:“夜中于星辰之下,陈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乙,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醮”的意思就是祭神,通过道士、和尚为媒介与鬼神沟通。“蘸”目的是人们对天上神佛的庇佑,表示感谢,并且祈求神佛继续保佑子民。“醮”分为平安醮、瘟醮、庆成醮、火醮等四大类。贾府端阳节前就是打的“平安蘸”,有驱瘟疫、除天灾祈求平安的意思。
二、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端阳节五毒肆虐,对于人们来说,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会带来灾难,因此,端午节的时候要为小孩子消灾防毒,祈求平安。具体的习俗有洒扫庭院,挂艾枝,悬挂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人们还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等佩戴身上,用以驱瘴。
《红楼梦》第31回写到:“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其中“蒲艾簪门”意思就是将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或者悬于堂中;
“虎符系臂”就是将绫罗布帛做成小虎的形状系在小孩子胳膊上,以示平安保佑之意。
民间还有臂系五彩丝线的。例如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每当端午之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当然也可以佩香囊来避邪驱瘟。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小巧可爱。
明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三、赏午
端阳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凡是端阳节期间饮雄黄酒、艾叶酒、吃粽子、赏石榴花等活动,统称为赏午。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四、吃粽子
端阳节的日子,晴雯和袭人怄气,黛玉进来了,开玩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可见《红楼梦》里端阳节也是吃粽子的。粽子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传统的是四角形,也有长条形,方形,筒形的;粽叶有用芦苇叶、竹叶、箬叶、芭蕉叶等;内容基本是南咸北甜,南方粽子里包有腊肉、蛋黄等;北方以五谷、豆沙、小枣居多。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枣粽的谐音为“早中”,意味着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因此,以吃枣粽的为最多,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
《红楼梦》里有丰富而详实的关于传统民俗的描写,阅读经典,体味民俗,回味那遥远悠长而鲜活灵动的端阳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