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建国前,老北京人这样过端午节,网友还
TUhjnbcbe - 2024/3/5 17:41:00

老北京人怎么过端午节,那些充满节日乐趣的习俗都是什么?端午节在老北京的民俗中是一个大节日,与春节和中秋合称“三大节”,因为这一天皇帝可以不上朝,老百姓需敬神祀祖,妇女可携子回娘家归宁,朋友们可以借机聚会,全城呈现出热闹的节日景象。同时在节日民俗事项中又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米小枣粽子最受欢迎

北京地区的端午粽子是用苇叶包裹的*米小枣粽子,以密云县产的小枣最有名。许多人家自己包粽子,用江米和*米与小枣合在一起,叫二米粽子。食品店里出售的粽子以南味为主,近郊农民推车进城卖的以*米粽子为主。系粽子用马兰草,是北京特产。*米小枣粽子受欢迎是因为价格比江米粽子便宜。

儿童喜欢玩“斗百草”

端午节这一天,京城儿童喜欢玩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参加游戏的两人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然后用“打赢家”的顺序赛下去,直至选出最后胜利者。这就要求参赛者在参赛前注意寻找那些草或花茎韧的作为自己的“选手”,无形中形成识别花草的要求。那种能“斗”倒各草的“选手”,则成为大家公认的当日“百草王”。

佩五彩粽子祈福增寿

五彩粽子的内壳是用硬纸叠成的,一般在2厘米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街头有卖的,家中少妇少女也纷纷自己制作。除了五彩粽子以外,还有的巧手媳妇或姑娘,用绫罗制成小老虎,有的是缝制成樱桃、桑葚、茄子、豆角、辣椒、梨、柿、橘等小型水果串起来,精致可爱。有立体的,有平面的,争奇斗艳。端午节这一天佩戴在身上,既显示自己的精巧工艺,又给节日增添祈福增寿的节日气象。

房檐插艾蒿防瘟避灾

端午节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插艾蒿,关于这个习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唐末农民起义*首领*巢,遇到一名抱着大孩牵着小孩的妇女,问其故得知幼者为己生,长者系邻居托带,*巢感叹,命她端午门前插艾蒿,以避兵灾。该妇女不愿一人躲难,把插蒿之事遍告乡里,使全村均安全,以至成俗。

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老北京人习惯俗称为五月节。五月初五这天,北京除了举行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各种活动外,还有很多独特而寓意深远又风趣的习俗。我们也希望我国的传统节日能够很好的继承与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国前,老北京人这样过端午节,网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