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十堰晚报」
熊静(右,资料图片)
熊静,年8月生,中共*员,十堰市司法局原办公室主任。年5月,他为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向组织申请扎根到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长坪塘村义务扶贫,担任扶贫队长。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共产*员”“湖北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第五届湖北省扶贫奖”等荣誉称号。年11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5岁。
“乡亲们的贫困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我的心里”
早在年,时任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的熊静向*组织申请后,被派驻张湾区西沟乡长坪塘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
三年后,由于工作变动,熊静离开了长坪塘。村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未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用水、用电、行路、住房、上学、就医、看电视、打电话等困难让他一直牵肠挂肚。
当时,熊静的老伴已经退休,儿孙满堂,他完全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也可以到企业或者律师事务所兼职挣外快,但山村的落后现状,长坪塘村村民对扶贫工作队员来时的期盼和他们离去后的失望之情,常常使他寝食难安。
“乡亲们的贫困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我的心里,提前退休到长坪塘村义务扶贫的念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常常使我茶饭不思。”熊静晚年回忆道。
终于,在年5月,经过组织批准,熊静提前退休,放弃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再次驻进偏远贫困的长坪塘村义务扶贫,这一住,就是十二年。
那些年,他忍受着脑供血不足、咽炎等疾病的折磨。长年的操劳也使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年,熊静被查出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但他仍然坚持工作。他总说:“时不我待,长坪塘的老百姓还等着我,有太多的事情都还等着我……”
年,在他病情已十分严重,手脚颤抖,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情况下,他还盯着长坪村的发展不放松,多次不管不顾医生的劝阻,忍着病痛到村上同村班子研究讨论年的重点工作,对于重点建设项目,还亲自到场督促实施。
捐出元个人奖金改善村卫生医疗条件
熊静深深知道,渴望富起来,这是农民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的愿望,如果走岔了路,对农民来说不啻是一场致命的打击。
为了理清发展思路,他走村串户,经常在乡下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长坪塘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教兴村,以粮稳村,依法治村,林果菜富村,旅游业强村”的经济发展思路,并着重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思想素质等四个方面入手,从而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长坪塘村的每一次结构调整,每一次品种引进,每一次科技培训会,熊静无不耗尽心力。
年,他带着全村各组组长和村民代表到郧县(现郧阳区)柳陂学习农村生产管理经验,对柳陂的快速发展感触很深。回来后,通过对土质、气候、温度等条件进行分析后,长坪塘村决定引进在十堰市场上还从未上过市的日本茨郎甜柿品种。为保证当月栽种下树苗,熊静和村干部每人身上都揣着栽树户的名单一一上门做工作。在树苗运回的当天,熊静和村干部连夜组织群众分捆、打浆,每十四株配一棵授粉苗,农民拿到树苗后,长坪塘村的“农民夜校”便夜夜亮起了灯光,五十多人的教室总是坐得满满的,三组、四组的不少农民冒着漫天大雪赶来听甜柿栽培技术。就这样,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冬天,长坪塘村的株甜柿苗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全部栽种到了地里。
年,作为全省义务扶贫典型,省*府奖励给他个人元“全省第五届扶贫奖金”,但他却将这笔奖金全部捐出,用于改善村卫生医疗条件。
年前后,为了完善“三个代表”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壮大村集体经济,熊静拖着病重的身体,四方奔走,寻求支持,争取资金百余万元建成百合山庄,在为教育基地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成为了当时全乡规模最大、接待能力最强的农家乐山庄,促进了乡域经济的发展。
他用扶贫硕果谱写了一曲共产*员的奉献之歌
年春节,村民李应贵早早地在自家大门上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驱贫困大展‘熊’风”,下联是“铸忠诚呕心沥血”。知道底细的人都晓得这个“熊”字指的是熊静,一字之差,让人感受到李应贵对熊静义务扶贫的由衷敬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熊静信任,以及给这个小山村带来巨大变化的无限感激。
熊静同志到长坪瑭村扶贫以来,先后共争取资金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产业。建立高品质日本甜柿示范基地亩、猕猴桃基地亩、土鸡养殖等3个生产基地;新修灌溉渠8公里,4座栏水坝及一批微小型(塘堰、水井)水利设施……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使一个穷山沟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文明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长坪塘村也连续三年被市、区授予“文明村”称号。
为了宣扬这种求真务实、为民奉献的精神,中共十堰市委作出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熊静同志学习的决定。年4月6日,十堰市委举行熊静事迹报告会,全市上下掀起了向熊静同志学习,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活动的高潮,多家单位召开学习熊静事迹座谈会。在熊静同志精神的感召下,退休干部、原张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重阶也投入了义务工作,他不仅自己向十堰市张湾区东沟村捐了元钱,用于路面改造工程,还动员亲属捐款1.1万元投入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的道路桥梁建设。
年初,十堰市委在长坪塘村授牌建立了全市唯一一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基地,把熊静义务扶贫的事迹以实物、图片等形式展示在大家面前,以此激励广大*员干部。
他的事迹被各大报刊杂志登载,湖北日报就曾以头版头条“爱心似火燃深山——记义务扶贫的退休干部熊静”报道了他的模范事迹。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记者徐正国编辑:艾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