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年创作一百余件棕编作品十堰大二男生痴迷
TUhjnbcbe - 2023/5/27 21:12:00

一把小剪刀,几片棕榈叶,经过他的一双巧手便能摆弄出飞龙、孔雀、螳螂等各种形象,栩栩如生,让人拍手叫绝。他就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二学生冉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棕编爱好者。

冉崇*和棕编的结缘,来自一段网络教学视频。看着视频中工匠灵巧的手指,他一下子爱上了这项非遗技艺。如今,他自学棕编一年多,已经编出多件作品。其中一条他耗费10个小时编织的中国龙活灵活现,备受好评。冉崇*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棕编这项非遗技艺。

自学棕编5分钟编出一个小动物

“棕编”,顾名思义就是用棕榈叶编制的物品,不仅有生活用品,还有许多精致的工艺品。清嘉庆年间,农妇用棕榈叶编制拖鞋、凉鞋,逐渐形成一个行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棕编业发达,几乎家家都有棕编制品。年5月23日,棕编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说起棕编,冉崇*表示,这纯粹是自己的爱好。目前,冉崇*就读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刚上大二。去年疫情期间,冉崇*在家学习之余偶尔会刷网络视频。无意之中,他看到一条用棕榈叶编制蚂蚱的短视频。一开始冉崇*以为是真蚂蚱趴在草丛间,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假蚂蚱。看着视频里活灵活现的棕编小动物,他一下子被吸引了。

“没想到居然有人的手这么灵巧,那些棕编工艺品像真的一样。”冉崇*看完视频意犹未尽,开始上网查找棕编教学视频,想亲手试一试。幸运的是,他很快找到了原材料棕榈叶、铁丝、动物仿真眼,以及剪刀、小钳子等工具。

“棕编学习资料很不好找,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我先从最简单的单编法练手,尝试编制小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冉崇*一有空,就拿着棕榈叶琢磨编法,手上被棕榈叶划了无数道口子也毫不在意。冉崇*笑着说,当初他痴迷棕编,连女朋友都“吃醋”了,抱怨他陪自己的时间太少了。

棕编是门老手艺。这种技艺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十分复杂。要想将一片平凡的棕榈叶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要经过选材、分叶、编织等多道工序,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有一双“巧手”。

一年多来,经过不断摸索和学习,冉崇*从最开始一个小时编出一只知了,到现在不到5分钟就能编出一个小动物。冉崇*算了一下,目前已经编出余件作品,其中大部分送给了身边的朋友。

花费10个小时编出一条栩栩如生的中国龙

和大学同学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兴趣爱好相比,冉崇*的棕编爱好显得很较特别。

前些天,记者在学生宿舍见到了冉崇*。他的桌面整齐干净,桌上的架子整整齐齐摆着一排棕叶编成的小动物,有大有小,形态各异。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他正在一边上网学习棕编植物类工艺品,一边摆弄手中的棕榈叶。

“新鲜的棕榈叶不能直接用,必须经过倒挂晾干,处理成干燥的。宿舍环境不允许,我从朋友那里买处理好的原材料。”冉崇*说,一大捆处理好的棕榈叶需要元。

棕编的原材料很丰富,不仅有棕榈叶,还有各种草、藤,甚至是塑料袋。冉崇*指着桌面上的一只捧着“书”学习的小松鼠制品说,它的身躯是干棕榈叶做的,但毛茸茸的大尾巴是用狗尾巴草做的。一只完成一半的丹顶鹤制品,只差一枚顶冠,他就找了一根红色彩带编织完成。

桌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就是那条金灿灿的中国龙。它高20厘米,龙身、犄角、尾巴、爪子,每个部位的纹路都不同。“你看这些花纹不同,它们的编织手法也不一样,十分繁琐。龙身上的金色,是我买漆喷上去的。”冉崇*说,他足足花费10个小时,才编制成功。

想组建社团让更多人认识棕编

今年暑假,冉崇*没有回家。闲暇之余,他编些蜘蛛、蚂蚱等棕编工艺品摆摊售卖。几分钟就能完工的嫩叶棕编动物被硬硬的棕榈茎支撑着,能握在手上摇摇甩甩,很有意趣,孩子们见了很喜欢。冉崇*售价很便宜,一个知了或蜘蛛只要3元钱。

摆了一个星期的地摊,冉崇*卖棕编作品收入元左右,这让他信心倍增。现在,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冉崇*一直在研究棕编。他想在大三课程不多的时候组建棕编社团,将热爱这门非遗手艺的学生聚在一起,在提高大家棕编水平的同时,向现在的年轻人宣传棕编文化。学校老师建议他做出更多的作品,在学校举办一个作品展。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文、图/记者王琪特约记者朱志斌编辑:艾蒿)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创作一百余件棕编作品十堰大二男生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