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来巴人河,带你了解湖北恩施人怎么过端午节
TUhjnbcbe - 2023/5/13 19:16: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pf.39.net/bdfyy/bdfzj/

端午节节日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恩施土家族的端午习俗

我们土家族是古代巴人后裔,我们把端午称为端阳。

在土家人生活中,每年有3个端午节,分别是五月初五、五月十五和五月二十五,又分别被称为“小端阳”、“大端阳”、“末端阳”。

在这3个端午中有主次之分,五月初五的“小端阳”是正宗的端午。但“大端阳”和“末端阳”也没被忽视。

1

土家端午主要习俗是接已出嫁的姑娘、女婿和至亲好友来家做客,主人家用准备好的粽子、艾蒿蛋(即把艾蒿叶、大蒜与鸡蛋一起煮熟)等丰盛的饭菜款待客人。客人一般都一大早就到主人家,先聊聊家常,打打扑克等,轻松愉快,其乐融融。

2

在过去,土家端午节这天还要喝雄*酒,据说可驱邪、避灾、防蛇咬。在端午这天早上,主妇洗完脸后第一件事便是制作雄*酒(中药雄*加大蒜,用高度包谷酒浸泡而成),待细娃儿从被窝里一钻出来就往耳朵上、脸上、鼻子上抹,边抹边给小娃壮胆:“今后虫啊、蛇啊都不敢靠近你了呢。”

3

土家族过端午节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在野外采来艾蒿插在门上和窗台上,据说可以辟邪和驱蚊虫,因此,土家族就有“门口不插蒿,死后变乌梢(一种蛇)”的说法,端午节后再将已干枯的艾蒿储藏备用。

艾蒿在土家族生活习俗中用途广泛,端午节门上插蒿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用蒿起源于何时、何人已无从考证,几百年来,它却是土家族端午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4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戴香包……”包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重要的一个环节。包粽子,恩施粽子的内馅以糯米为主,不加盐,不加糖,也不加肉菜果脯等食物。煮好了的粽子,第一个品尝者是家里的小娃,第二个便是左邻右舍,主妇一般用筲箕端着,一家家送,亲戚邻里的互相馈赠,成了乡下过端午节一道特别的风景。

5

端午节同时也是恩施农村准女婿最喜欢的节日,这一天,他们必定到准媳妇家去看望准岳父母。回家时,准岳父母在打发的众多礼物中,必定有一顶草帽,因五月太阳大,对准女婿回家的路上和以后出门好遮太阳的关爱,当然更主要的意思是,被打发了草帽,表示准岳父母已经同意了婚事。这种习俗称之为“讨草帽”,因此恩施的未婚男青年过“讨草帽”的端午节,比谁都过得有意义。

6

恩施人过端午还有一种叫“打端午”的习俗,两亲家之间,男方一家要在这一天看望女方一家,所带礼物是用一只条盘,放上粽子、发糕,插上鲜红的石榴花,恭恭敬敬地呈送到女方长者面前。在过去那种男尊女卑的社会,“打端午”这种习俗体现了男方对女方的尊重,难能可贵,是一种具有现代精神文明风尚的习俗,值得回忆与推崇。

7

土家人喜过端午节,端午赛龙舟也是土家人舟船之大节气。

赛龙舟,恩施土家人称之为“趴龙船”,是以人划船的姿势来叫的。而把竞赛的船叫龙舟,龙舟用杉木造,船要两头尖,中间要闪,这才吃水浅走得快。

船抬到河边在下水前,队员们还要到上游的“全村水井”喝水祭水神,祈求能胜,然后放鞭炮再到滩头汇合比赛。比赛时通常两条船一左一右,比一局交换一次位置,一般三五个回合,不服气的可再比,三比两胜,同一起点船头先到终点的为胜。他们一边划舟还一边即兴热歌对啄,满河沸腾,好不热闹。由此可见,土家人的赛龙舟风格,保留了龙舟竞渡的最古老民俗内涵与形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巴人河,带你了解湖北恩施人怎么过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