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简单的快乐童年时代的端午节
TUhjnbcbe - 2023/3/22 9:35:00

时光荏苒,光阴似白驹过隙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唯独留下支离破碎的片段和过往的点点滴滴,在我的大脑中浮隐浮现,时间又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越成长越觉得以前的过节才有意思,于是我在大脑中搜索着端午的童年时代的关键词。

1、包粽子

妈妈准备好泡好的糯米,将干红枣泡上,将长长的粽叶洗干净备好,再准备些捆绑用的马莲花叶子,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开包了,将两片粽叶并列叠好,然后把糯米加到粽叶上再加入红枣,将粽叶卷成漏斗状,也就是一个完美的椎体,用粽叶的末端封口,最后用马莲叶扎进,一个粽子就包好了。那时候记得家里包的粽子能吃好几个,当然得在蘸红糖的情况下,现在想想好怀念那时候的味道哇,即使现在过节已经吃五芳斋的肉粽,却仍然对儿时的味道念念不忘。

2、祭祖扫墓

当然小时候祭祖是跟随老爸一同去的,提前在集市上买好*表和黑纸,就是那种祭祀专用的,一刀一刀卖的哪种。将他们分别拆散叠好,有些其他地区可能还会折叠成很特别的形状,然后在封面写上某某某大人收等字样。待到过节那天,吃完早饭早早出门去墓地祭奠先祖,那时候老家墓地有墓差不多十座左右,从辈分最大的先人开始,将纸钱焚化,化好后爸爸会让你跪拜磕头以示尊敬。

现在想想我们中国人正是从小的耳濡目染,才有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有人说你们中国人不好,没有信仰,其实完全错了,我们有信仰,而这种对先祖的纪念方式就是我们信仰的体现。她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本,把光耀门楣的作为个人奋斗家族使命,所以很多国人在发迹后第一件事,回故乡修祖坟,完了在做一场壮观的祭祖仪式,用来做自己的业绩汇报,这也许我们民族独有的魅力之处吧。

3、采艾蒿

过节那天天不亮就早起去附近的山上,将艾蒿採回,放在门口两侧,那时候就知道这种植物晒干点燃可以驱蚊,泡脚可以去湿气,非常非常好。所以常常会采的很多,很多时候蒿子上都是有露水的,所以扛回家后,身上湿漉漉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可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相反每到过节作为孩子的我们往往都很兴奋,也许是可以吃一些平时没有的吃食。

4、扎五彩线

一般的情况下,女孩子对这个比较在意,用多种颜色的棉线搓成长长的线绳,扎在手腕及脚腕上,据说可以趋吉避凶,也许吧。那时候稍大一点的男孩子是不会在乎这些个细枝末节的,早就和小伙伴们去疯了。

5、丰盛的午餐

待忙活完上面这些事情几乎到中午了,勤劳的母亲早就在为这顿丰盛的午餐做好准备了,现在想想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炸丸子、韭菜炒肉和绿豆芽炒肉了,配上大米干饭和粽子,简直了。当然一般都会有六个或者八个菜,但却想不起来了,只有爱吃的存储在脑海中。

各位看官姥爷你们的端午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吗,欢迎大家评论转发点赞哈,同时小编也在这里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单的快乐童年时代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