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发表在年12月21日的《朝阳日报》文艺副刊上。时过30多年,现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现全文抄录,供读者分享。——题记
《奶奶的故事》
(散文)
童年,我记忆中的奶奶……
她好像懂得世上很多的事,象天上为什么会打雷下雨呀,地上为什么会有花鸟鱼虫呀,每次听她讲起这些,都把我带到一个童话般的的世界,使我在新奇神往中陶醉……
记得那一年过端午节,天还没亮,奶奶就把我叫起来,让我到村东的河边洗个脸,并顺便釆些艾蒿来。我莫名其妙的按照奶奶的吩咐来到河边,也不知怎么回事,村里许多人比我来的还早……。我洗完脸,捧着一把艾蒿回到家,奶奶见后非常高兴,把那些艾蒿分别插在门框和窗棂上,然后又从粗布兜里掏出一串挺好看的花布葫芦,挂在我的胸前。我楞楞的看着这一切,虽然心里并不明白,但觉得很美好!
第二年的春天到了,我看到奶奶又是张罗买豆腐皮,又是忙乎着做小被子、小褥子,我好奇的问奶奶这是怎么回事,奶奶乐着告诉我:“你要当哥哥了!”我明白了,高兴得跳了起来。就在那天晚上我朦胧中听爸爸和奶奶争执起来,其焦点好象是,医院里去分娩,而奶奶非要自己接生。最后,这场争执还是以爸爸的妥协而宣告结束。没想到,第二天奶奶却突然病倒了,病的好厉害呀!医院,她说那地方治病治不了命,说啥也不去。后来,我听她吃力的告诉爸爸,说河东村有个老李太太,她们是一个师傅交的徒弟,都有一套接生的好手艺,请她来给妈妈接生,并一医院。当时我看到爸爸满口答应下来,奶奶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可就在那天晚上,妈妈突然提前分娩了,是个小妹妹,而前来给妈妈接生的却是两个穿白大褂的阿姨,还听到她们对爸爸说,妈妈这次是难产,如按民间办法接生是很危险的。爸爸把小妹抱到奶奶的跟前儿,告诉她这是老李太太接的生,大人孩子都很平安。我知道这是爸爸有意安慰奶奶,我看到奶奶似乎放心的点了点头,然后把我叫到跟前,颤抖着从褥子底下掏出两个花布葫芦,声音微弱的说:“该来的来了,该走的也该走了,生死由命啊!”我上前接过葫芦,哭着问奶奶要走到哪里去?奶奶没有回答,却安祥的闭上了眼睛……
……奶奶被安葬在西山坡上的祖坟地里,这也许就是奶奶要去的地方吧?小妹的到来给我们家里增添了新的欢乐,可是每当我想起奶奶的时候,心中又感到失落了什么……那一年的端午节,是妈妈很早把我叫起来,也是妈妈把那两个花布葫芦挂在我和小妹胸前的。我到河边洗了脸,还釆了许多艾蒿。不过这没有插到我家的门框和窗棂上,而是放在了奶奶的的坟墓前……
再后来,我结婚当了爸爸,妈妈变成了奶奶……
此文写于年12月(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