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娘惹粽每年端午节,新加坡人都会把吃粽子当成一大事来做,常见的粽子口味除了正统的白米粽、八宝粽、鲜肉粽与梅菜肉粽之外,还有一款较为特别的端午美食,是带着浓浓香料味的娘惹粽。虽然同样使用猪后腿肉作为主要馅料,但娘惹粽的味道和鲜肉粽的味道却有很大不同之处,口感是偏甜带点微辣,依靠冬瓜条调出甜味、芫荽等代表性南洋香料调出香味,再配上肉丁的鲜与咸,让人吃得很有满足,且完全感觉不到一丝油腻。
要想做出一道好吃又地道的娘惹粽,在食材方面就不得不有所坚持——使用新鲜煸香的芫荽籽和白胡椒粒磨成香料粉,而不要贪方便使用市售的香料粉,另外,烹饪者还可视乎个人喜好加入香菇、大蒜、红葱头、豆瓣酱与肉丁混炒,使用蝶豆兰花(BungaTelang)与糯米混煮成蓝糯米,用以装点粽子表面。
越南:碱水粽越南的碱水粽的味道与闽南地区的碱水粽有相近之处,但胜在色泽五彩缤纷,最常见的是一系列带着透明感的姜*色、琥珀色、翠绿色的碱水粽。有一点比较考究的是,越南碱水粽所使用的糯米通常为一年陈的糯米,因而口感较新糯米包出来的粽子更粉更糯,通常里面还要包入红豆酱、绿豆酱、蜂蜜、椰蓉等常见的馅料,吃的时候另外还会配一碟砂糖蘸着吃。
日本:槲叶糕日本不同地区对于端午吃什么有不同的讲究,关西地区多吃粽子,而关东地区多吃槲叶糕。与粽子相比,槲叶糕更多见,受欢迎程度也更高,它其实是和果子,也是麻糬的一种,大多使用红豆、蜜豆、栗子、味噌等馅料制作,外面会裹一层糯米外衣及一层芡粉,再用一片槲栎叶子对折包住。槲栎是橡树的一种,在日本被叫做柏树,因此槲叶糕又有柏饼这个别称。
韩国:艾草糕韩国人端午不吃粽子,但是重用艾草这一点,倒跟国内相仿,除了使用艾草装饰门户之外,用新鲜艾草制作粘糕也是节日传统。艾草糕的馅料有很多种,如*豆、绿豆、南瓜、栗子、松子、枣子、干果等,更常见的是一种没有馅料的粘糕,通常加入嫩艾蒿、蜂蜜、生姜汁进行制作,吃的时候需要蘸绿豆粉跟白糖,因其外形酷似车轮又被称为“车轮饼”。
老一辈人相信吃艾草糕有驱魔避邪的作用,对身体健康也有补益,可以预防胃病、腹泻、消炎止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