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与糯米结缘,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糯米离不开我们,我们同样也成就了糯米。糍粑,在当今21世纪而言,可能不少人对它的印象就是硬邦邦的外表,加上乏味的口感吧,提及它,很多人更是频频摇头,直呼:“不好吃。”
其实不然,在它最朴素的外表下,依旧藏着它的骄傲。而它永不过时的秘密也正是源于它本身。
红糖糍粑糍粑,又称年糕,是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传统小吃,以河南潢川、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等地最为盛行,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人们主要是在腊月二十往后开始张罗“打糍粑”,往往糍粑和红薯丸子两者就承包了整个春节的年味。
“打糍粑”,是糍粑相较于其他的糯米制品中最独特的一点。在乡下农村,它是邻里邻家互帮互助的力气活,一声,“来我家打糍粑!吃糍粑嘞!”就能邀来不少壮汉、小孩呢。如今,随着机制糍粑的不断普及,大家是否怀念那个打糍粑的场面呢?
打糍粑打糍粑,主要是将自家前一晚淘洗、浸泡的糯米放入木甄蒸熟,然后将其倒入石臼或木槽中,由两名后生男子不断用杵槌舂捶打,直至糯米完全成泥状。由此称之为“打糍粑”。然后置于铺满面粉的砧板上,由女子揪成不大不小的糯米团子,再压成圆饼,放凉,自古人们就喜欢这团团圆圆的寓意。
刚出炉的白糯米糍粑是最香的,即便什么调料都不加,抓在手里,咬上一口,纤细洁白的拉丝,细腻柔韧,软糯香甜,感受到的就是它最质朴的味道。
抱蛋糍粑糯米本就性温,味苦,因而它成就的糍粑也就有温暖脾胃,补益中气的功效,而其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含量,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之余,也能给我们一种很容易饱的感觉。
糍粑的成分简单,制作方法简易,其实这反而说明了它的可塑性很强,可以呈现出吃法多彩、花样,而这恰恰也符合我们当代人喜欢新鲜的口感。
当那温和的糯米糍粑遇上一些热烈的做法,它也可以多滋多味。
紫薯糍粑丸子在蒸糯米或捣糯米过程中加入红豆、紫薯、桂花或包上绿豆,白糍粑便又成了另一种口味。既可以简单地粘上豆粉、豆腐乳、白糖、花生、芝麻、红糖等食用,又适合煎、炸、煮、蒸、炒、火烤等多种食用方法,酸甜苦辣咸,可以天天不重样。
最过瘾的吃法莫过于烤糍粑了,将其放在架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的火钳上,慢慢烘烤,而且要不停地翻面,使其受热均匀。当糍粑被火气催的渐渐鼓胀,表皮微微隆起,就可以吃了。
顾不上烫嘴,当你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时,那外脆里嫩,酥香可口的味道绝对使你留恋不已,仿佛识“食物”者为俊杰。
红糖糍粑如今,手工糍粑的确是少见了,但它可并未过时,它仍旧在我们的手中不断推陈出新,与其他美食的结合也是另有一番滋味。
前有艾蒿糍粑、紫薯糍粑丸子、红糖糍粑、酒酿糍粑,后又有糍粑豆干、糍粑冰粉、洋芋糍粑、抱蛋糍粑居上。
贵州糍粑豆干上图即为贵州著名的糍粑菜肴,软糯的糍粑包裹嫩香的豆腐干,豆腐干再包裹肉末、榨菜、酸萝卜等菜,油煎、蒸熟的糍粑豆干都是一种鲜香四溢的味觉体验呀~
而成都糍粑冰粉则更是受大众的喜爱,一碗冰粉加上小粒糍粑、葡萄干、花生粒、山楂片等,冰凉爽口、甜软润喉,让糍粑的美味从春天延续到了夏天。
成都糍粑冰粉糍粑,在它洁白朴实的糯米下,是一份劳动人民千年来的传承。其实,只要我们勇于尝试,去体验不同味道的它,也会喜欢上它的。
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的糍粑呀?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哦~
我是一位爱吃糍粑的南方姑娘,谢谢各位的点赞收藏支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