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采葛》和屈原的《离骚》篇里,都有关于艾草的记录。
悠悠艾草,郁郁芳香。艾草以顽强生命力和馥郁清香,一直为国人们喜爱。
对艾草最早的记忆,是小时候在北方生活,每逢端午节,父母都会早早起来,准备一大把艾草悬于门口,艾草在我们那里叫“艾蒿”。妈妈还会在我的脖子上挂香囊荷包。小香囊荷包是每年端午除吃粽子外,最令我期待的另一件事情,小小的香囊上绣着我的生肖属相,凑近闻,也可嗅到一阵清幽的艾草香。后来渐渐长大,戴香囊的习俗不再,艾草的清香味道也在我的记忆中淡去。近几年来,因为中医养生艾灸的兴起,艾草一跃成为“网红”中草药,童年里的“艾蒿”也重归我的视野,90后佛系养生派的我,对艾草这一味中药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下正值盛夏时节,江其莹医生在她的中医养生云课堂里,也为我们分享了艾草的养生功效和艾草食疗食谱。1
艾草的药用价值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灸法早于针法,艾灸的使用甚至远早于银针疗法。
2
艾草节气养生
艾草一年四季都是宝。
是家中常备养生佳品。
清
明
清明时节,艾草是制作青团的重要原材料。
江医生是南京人,青团是她家乡的传统特色小吃,新鲜的艾草榨汁混合糯米粉,揉捏成面团,再放入红豆,或者咸蛋*,肉松等馅料,做好的青团上锅蒸十几分钟,清香软糯的青团就做好了。
翠绿圆润的青团,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端
午
艾草有驱邪、纳福的作用,端午期间采摘新鲜的艾草挂于门上,相沿成习,后成为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习俗。
在美国生活的华人朋友们,在市面上并不容易买到新鲜艾草,只能自己动手种植。江医生的艾草,来自5年前一位朋友赠与的三棵小幼苗,几经岁月洗礼,如今居然长成一片艾草小森林。去年10月份开始,江医生也陆续帮学员们寄去艾草种子和根茎,学员们在自家的地里,就可以收获新鲜的珍贵中药材。端午剩余的艾草,江医生建议可以用来煮鹌鹑蛋,艾草煮蛋具有调经暖宫、缓解心血管疾病、祛风湿等功效。夏
至
端午过后,艾草就不再是草,而成为了一种宝贵的中药材。盛夏开始,酷暑难耐,蚊虫也多了起来。艾草里有一种十分独特的香气,它可以有效将蚊虫驱散。可以用它煮水擦拭在身体上,起到驱蚊虫的功效。也可以用端午节新鲜采摘的艾草混合薄荷,制成天然的驱蚊止痒香膏。
来自江医生女儿宁荷的艾草薄荷驱蚊膏配方:
1.1/4杯艾草Moxa和新鲜薄荷混合(约克鲜薄荷和40克艾草)2.加入5滴薄荷精油和7滴尤加利精油3.再放入1/4杯椰子油4.最后再倒入1/3杯蜂蜡,蜂蜡用微波炉融化开后与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天然的艾草驱蚊膏就制作完成。大
暑
俯人间,少清风,多炎热。
便是这难耐的大暑时节。
大暑三伏天,可用艾灸贴达到冬病夏治的最佳效果。
艾灸作为一种先于针灸的传统疗法,运用艾绒或艾条在体表的穴位上或上方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贴是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现代科技制成贴装材料,省时便捷。三伏,一年中最佳排寒季。
伏前灸:7月1日-7月10日初伏灸(10天):7月11日-7月20日中伏灸(20天):7月21日-8月9日末伏灸(10天):8月10日-8月19日伏后灸(10天):8月20日-8月29日根据每个人的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命门,大椎,涌泉等处用艾灸贴调理各种慢性病。江医生的中医养生云课堂俱乐部第三期已经开启,三伏里,学会用艾灸贴结合食疗,根据个人的体质,更好地顾护全家人的身心健康!立
秋
艾草的采摘,可以一直持续到秋天,采摘好的艾叶晒干后,可以收起来供冬天煮水或者泡脚使用。
冬
至
艾草因其性温,在进入到人体后能将寒气祛散,对健康十分有利。推荐冬季里使用艾草泡脚,艾草里面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鞣质、多糖等其它成分,可以祛湿振奋阳气;它还能帮助改善虚寒体质、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冬天多为流感高发时节,加之疫情反复不断,艾草也尤为适合居家常备,它能有效阻抑病*,并防治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缓解咳嗽等不良症状。
人间草木,皆有其味;
养生艾草,氤氲清幽。
/
关
注
我
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