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有插艾的习俗。艾,也叫艾蒿,是一种会散发芳香气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散发的气味具有驱除蚊蝇、净化空气的效果。
人们在端午节插艾,有驱邪避灾,确保平安的意思。至于在端午节将艾插在什么位置,在我们这里(湖北十堰),农村和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在农村,端午节当天,人们会一大早起床,乘着露水还未干去,就去野外挑选几棵粗壮的艾蒿割回家,然后插在门楣上。
农村的门大都是自己做的木门,有门框,有缝隙,很容易插艾,将艾插在门楣的高处,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即便干枯也不会掉下来。
在城里,端午节当天,人们由于没有条件亲自去割艾蒿,只好早上起床之后到街上买艾蒿,门也是防盗门,没有地方插艾蒿,只好将买回来的艾蒿放在门口。
放在门口的艾蒿,没几天就干枯了,很容易落叶弄脏楼梯间。所以,在城里端午节过后没多久,摆放在门口的艾,就会被人们给扔到垃圾桶里去。
也就是说,在我们这里,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在门口插艾的习俗仍保留着,只不过是受实际情况的限制,插艾的位置不同而已。
当然,除了端午节早上插艾之外,在我们这里还有出嫁姑娘回娘家过端午的习俗,吃的方面有粽子、咸鸭蛋、煮大蒜等,也少不了中午全家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午饭,别的就没有了。
以上就是我们这里过端午节的一些习俗,除了吃之外就没啥活动。所以,我很羡慕那些生活在端午节会举办赛龙舟活动地区的朋友,有得吃有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