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艾草粑粑
TUhjnbcbe - 2022/5/18 0:54:00
艾叶草,又称艾蒿、艾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地。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多为野生,也有少量栽培,可一年一收。艾草的适应性较强,但以潮湿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较好,在池塘边、村口、小桥边,常会长满野生的艾草。

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

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阴虚血热者食用艾叶的时候要慎重。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前年参照翔宇大厨的方子制作过一次青团,以失败告终,那个方子很麻烦,要反复手工揉打半个小时,蒸出来还是塌了!

昨日河边晒太阳,看到一大片“艾草”,我又蠢蠢欲动,想要再试一试,可是这个好东西,为什么没有人动手摘呢?搞得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别把自己搞中*了。

于是求助了识花君、形色、度娘、以及诸多群友,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我就在这块宝地里徘徊了一个小时,舍不得走。

综合大家的意见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艾草分很多种,估计跟生长的地域有关系,所以大家看到的艾草会不一样,再次求助度娘,搜寻出了不同样子的艾叶。

此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比较认可的是白杆的,红杆只有一位群友说可以,但红杆的其实我小时候屋旁边种过几株,一直就那么种着,没用过,那时候不知道还能吃,所以得感谢万能的互联网,吃货的世界精彩了许多。

这一片没人摘,估计是本地不流行吃青团或者艾草粑粑,时兴做的清明菜早就被扒得光光的了。

不管白杆、红杆,我都不放过,这一片都是我的了,专挑最嫩的。

青团

青团皮材料:艾草、糯米粉、粘米粉。

馅料

甜味儿:花生、红枣、椰枣酱(可省)、鹰嘴豆粉(可省)

咸味儿:鹰嘴豆、麻豌豆、腐竹、猴头菇、胡萝卜

调料:生抽、花椒粉、花生酱

步骤

1.为了区分红艾和白艾口味有啥不同,所以分开处理了。

将两种艾草分别加盐焯水2分钟,然后捞起来稍微沥一下水,放进料理机打成细泥。

艾草焯水后,就这么尝起来是苦的

2.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按3:1的比列加入艾草泥中,搅拌成絮状没有干粉了,然后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艾草泥可以预留一点儿在碗里,如果粉多了,可以再加点儿艾草泥。

艾草泥只用了一分部,揉了三个团,左边两个是白艾,右边的是红艾,盖起来饧一会儿。

3.趁着饧面的时间准备馅料

甜味儿:将花生烤熟(度5~10分钟),没有烤箱,用炒锅炒熟也可以,趁热搓掉外衣,然后与去核红枣一起用料理机打成粉,到这一步馅料其实就可以了,红枣与任何油脂多的坚果一起打,都可以搓成团,无需另外的添加,而且味道甜而不腻很好吃。

为了消耗我的鹰嘴豆粉,所以我又加入了鹰嘴豆粉和椰枣酱各两勺,拌匀后搓成丸子备用。

咸味儿:这个搭配是很随意的,我就是看冰箱里能翻出什么来,就用了什么。

猴头菇、胡萝卜、腐竹都切成很细的渣,这些渣不能抱团,所以我加入了花生酱,就很好成团了,另外加入花椒粉和生抽调味。鹰嘴豆是以前煮好冷冻起来的,这里我偷了一下懒,没有把鹰嘴豆和豌豆压碎,压碎会好一些。

也是搓成丸子备用。

4.馅料准备好就可以包了,为了区分白艾和红艾,故意将两种打碎的程度不一样,能看到艾草的是白艾,右边比较光滑看不到艾草的是红艾。

5.包的时候就可以开火烧水了,水开了才放艾团上锅蒸,蒸十分钟,十分钟到就揭开锅盖,然后连着下面垫的叶子一起取出来,放的时候不要都挨在一起了,要不然也容易粘在一起,不好分开。

重点强调:水开后才上锅,关火后不要再盖上闷着,这是保持艾团不塌的一个要点。

我以前做出来的青团全部塌了,这次是第二次做,看了几个方子,其中有一个方子反复看了四遍,青团上锅前我又看了一遍,所以大家在做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多看一下食谱啊,有些细节就决定了成败。

这次青团形状保持得很好,我也挺惊喜的,原因我能想到的有三个:1.糯米粉里加入了粘米粉;2.馅儿比较实,可以撑起来;3.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水开后上锅蒸,蒸的时间不能太长。

烙艾草饼

馅料还是前面的馅料,皮用了高筋面粉+糯米粉(1:1),因为糯米粉+粘米粉做皮,烙的饼容易开裂,所以烙饼,我选择了高筋面粉+糯米粉,延展性比较好,不容易开裂。

包好馅料后,把饼拍扁,放进锅里,无油干烙,看到那些饼表面凹凸不平的点了吗?就是鹰嘴豆和豌豆的形状,前面偷懒不压碎,这里就给我颜色看了。

青团蒸出来一点儿都尝不出苦味了,浓浓的艾草香!

如果介意用糯米粉的(属于精加工食品),可以换成大*米粉,口感也是软糯的;

只用粘米粉太硬,只用糯米粉太软,容易塌,也粘牙;

这个凉了会硬一些,要加热了才好吃!

一些比较

1、红艾焯水时,我还加了点儿小苏打,想看看后面青团做好后,颜色会不会好看些,下图右边三个颜色稍深的就是红艾做的,颜色也没有很绿;

2、在揉面时我揉了三个面团,也是有区别的,从左到右依次是:白艾冷面、白艾烫面、红艾烫面,想试试烫面和冷面做出来的口感是不是一样的,结果差不多,两种青团冷却后,硬度差不多,吃不出差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草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