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日推荐老饕深爱的春味故事附挖野菜
TUhjnbcbe - 2022/5/4 17:05:00

下周就进入五一长假啦,你有什么打算呢?

是准备周边游,还是准备家里蹲呢?天津的春脖子短即使在生态城是个例外也架不住白驹过隙的时间流逝在这个时节,很多老人和饕客都喜欢品尝新鲜的春味马上就要进入立夏了气候感觉还是很舒适的去郊外挖挖野菜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野菜,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跟小智一起,盘它~古人把香椿作为一道美味在元代,素有“北方文雄”之称的元好问曾在《溪童》诗里写下了“溪童相对采椿芽,指拟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的诗句。美丽的春季一群小孩子在溪边的香椿树上采摘椿芽整个画面活泼可爱可见,香椿早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珍馐。

最早吟咏荠菜的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那时的《诗经·谷风》里就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的诗句

看来,我们的祖宗早就有吃荠菜的习惯了

它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很甘甜

荠菜用来凉拌和做馅儿都不错

大名鼎鼎的荠菜馄饨,你一定听说过。

芣苢,读作fúyǐ远在诗经时期的古代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开始采食车前草了“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她们在春天采摘叶子,因为春季新生的嫩叶最为鲜美“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她们在秋天一把一把地捋下种子,因为它的种子成熟在秋季“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她们用衣襟兜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欢欢喜喜地满载而归了。学名藜,古文中莱说的也是它早在龙山时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就食用灰菜了夏商至汉,还一度人工种植以取食藜的种子先秦时期,韩非子书曰“尧之王天下”也只是“粝粢之食,藜之羹”《吕氏春秋》里“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说的是尧身为王却吃粗糙的饭,食灰菜做的羮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时断粮七日,灰菜汤里没有一点儿粮食其后的陶渊明、杜甫、陆游、苏东坡也都写到过它大意都是清贫度日常食灰灰菜吃灰灰菜似乎成了一种象征清贫其身却高尚着灵*。说到五行草,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马齿苋和长寿菜这两个名字人尽皆知杜甫的《园官送菜》中就提到了马齿苋“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去郊外踏青可以采一些马齿苋回来尝鲜焯水凉拌吃,也可以晒干做馅儿味道微酸,吃起来滑溜溜的这是因为马齿笕也是一种“多肉”植物跟咱们小时候玩儿的俗名“死不了”的花是近亲这回知道为什么马齿菜也叫“长寿菜”了吧?几千年来蒲公英一直是人们普遍喜食的一种时令野菜别称也叫*花地丁《本草新编》中对蒲公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常用中成药“蒲地蓝”其中的“蒲”就是蒲公英。这是说的是南苜蓿,在南方更常见宁沪居民爱作菜肴服食如上海的“生煸草头”“汤酱草头”都是名菜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古老的牧草有着“牧草之王”的美誉除了作为牧草鲜嫩的苜蓿也是一种可被食用的野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这种植物是个宝地肤子是扫帚苗的种子作为清湿热的中药内服外敷幼时可以作为野菜,味鲜美且营养丰富而扫帚苗长大了茎老化后会变得十分结实坚硬在古代常被做成扫帚食用地肤的幼苗及嫩茎叶可炒食或做馅也可烫后晒成干菜贮备,食时用水发开

芦芽还有个更常用的名字,叫“芦笋”

为了区别于菜市场常见的百合科植物

今天我们还是叫他“芦芽”

芦芽是饕客东坡先生的挚爱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成为千古名句

它是一种叫“荻芦”的芦苇新萌发的嫩茎

由于像是笋状,所以也叫芦笋、芦苇笋、荻笋

并不是所有芦苇的嫩茎都能食用

需要仔细辨别是否是荻芦

由于艾蒿和蒌蒿长得很相似常被搞混,在这里就一起说一下艾蒿就是野的艾草常被作为“驱虫、辟邪”使用晒干后的艾叶,也是一位常见的中药“艾灸”用的就是艾叶制成的绒也有五月端午将艾草挂在门上的民俗作为野菜食用时,常被做成“青团、艾蒿粑粑”而蒌蒿,也被称为水蒿顾名思义,常长在水边叶子细长,茎是红色圆柱状的作为野菜食用的也是其茎杆,用来炒腊肉是美味如何区别他们呢?一是看叶:艾蒿叶背面为白色,而蒌蒿是绿色;二是看杆,艾蒿杆有棱且附着白毛,蒌蒿是红铜色无毛;三是闻味:艾蒿有种特殊的清香味,而蒌蒿是青草味。在生态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看到很多生长状况非常好的野菜,其他常见到的野菜还有*须菜、面条菜、*鹌菜、榆钱等等,今天就不和大家一一分享了。

在生态城哪里能挖到野菜呢?

打开地图,沿着“蓝色”的水系区域在相对开阔、没有过多园林干预的、未开发的河堤河岸水位还未上涨的河洼地和野草坪一定能看到野菜的影子这里说的没有过多园林干预就是指没有后天种植很多种园林景观植物的地方生态城的水系这么多,找到一块这样的地方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Q

挖野菜还需要准备什么呢?

1、首先,包装袋。生态城的野菜种类丰富,找到合适的地方,没准能发现多种野菜,每种野菜的食用方法不一样,提前多准备几个袋子做好分类,处理起来更方便。

2、其次,竹片或窄铲。大部分的野菜都是需要铲断的,听老人讲,用木片竹片类天然的材质,可以保护野菜的根,不影响其来年再长。

3、第三,手套。在野外有些植物是有刺毛的,比如刺蓟、拉拉秧等,就算是没有刺,在挖野菜时如果不带手套,植物的汁水和泥土也容易将指甲污染。

4、第四,遮阳帽、防晒衫。虽然现在还不是很热,但在户外行走,一年四季做好防晒都是没错的。

5、最后,食物、水和小板凳。长期晒在太阳下,还需要蹲着挖菜,还是很消耗体力的,体质不好的很容易晕,要是不是的休息喝水。

Q

挖野菜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1、一定要找自己认识的熟悉的野菜,对于不认识不熟悉的不挖更不吃。以免食物中*。

2、小心寄生虫风险。野外植物不免有鸟兽经过,有些粪便中的虫卵可能会附着在植物上。一定要摘洗干净,做除虫处理,焯水足时。

3、小心行走,避免落水、扎伤、跌落等意外伤害。尤其是照看好同行的儿童和老人。

4、不要独自一人。最好是多几个人作伴,有什么事情大家也好彼此有照应。

5、小心*虫叮咬。备好药物或防护服,提前做好蚊虫防护。

6、不去荒凉和太偏远的地区,以免遇到危险无法求救。

7、注意防火。不能在野外引火燃火,吸烟者要注意烟头不能乱扔,一定要注意是否熄灭。

8、不在园林区挖野菜。现在已经进入植物茂盛的季节,许多人工种植的植物已经打完第一次除虫农药,这些园林植物旁边的野菜会有滴溅农药,一定不能挖食。

享受田园时光,也要注意安全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推荐老饕深爱的春味故事附挖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