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蒿
TUhjnbcbe - 2021/7/16 13:59:00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105/5981524.html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661157.html

端午节

端午节,山东所有地区普遍在门口插艾蒿。除了插艾蒿外,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临沂地区则在大门上插柏枝,用以驱邪。山东各地还有用艾叶煮鸡蛋的习俗。一大早,家人便将新鲜的艾草放在锅里煮鸡蛋。鸡蛋熟时,蛋皮变成微绿色,还带着微微的艾草香。

那么

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要插“艾子”吗?

永乐皇帝与端午“插艾”的故事

永乐皇帝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明史》中记载,朱棣“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传说明朝“永乐扫北”,一队兵士经山东某村外时,见一妇人怀抱一个小孩急匆匆地逃跑,她的身后一个更小的孩子在哭喊着追赶……朱棣听说后感到奇怪,让士兵带过来询问:为何抱大领小?村妇回答道:“长子是前房所生,小儿为自己所养,长死无后,不能对不起大姐,幼弃尚能再生。”朱棣闻知,深为感动,遂从路旁拔一艾蒿,让她回家后插在门上,然后命令士兵,凡门上插艾蒿的不得入内。村妇将此消息告知村人,使全村家家户户门上均依照此法,插遍艾蒿,全村人从而得以平安无事。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乡邻们家家户户都插上了“艾子”。为此后人还将艾蒿改名为艾子,意为“爱子”也。

在现代,艾蒿是许多家庭必备的草药,比如,如果你让雨水冰着了。可以加*蒿,麦糠,煮水,把煮好的水放到温热洗头,头痛和发烧症状会马上减轻,药效立竿见影!吃药打针都不管用!打吊瓶也不行,好的慢!也就是说,艾蒿是每个家庭必备良药。什么时候采集?

艾蒿在端午节前后,药效最好,也是艾蒿的最佳收集期,如果端午节前后,能在太阳出来之前用手帕沾到艾蒿上的露水,擦一擦脸和眼,脸上不长痤疮,皮肤洁净,平滑,眼睛也不得病。如果把艾蒿的鲜叶洗净,用清水揉搓洗掉苦味儿,与米粉和成团,蒸熟,即为青团,吃了可以去火。

艾蒿存放在哪里好呢?艾蒿一般要阴干,这样很多露水就可以完全吸收到艾叶之中,这样的艾叶药效好。存到屋里不妥,因为艾叶上有各种各样的虫子,放在家里等于引虫入室!所以,一般放在屋檐下,有门楼(大门正上方的挡风遮雨保护大门牢固的砖瓦屋顶结构,也有草披顶的)的,放在门楼的阁棚上,插在门楼的梁上,或者插在门上槛旁边的墙缝里,耷拉在上槛上。这就是大门上插艾蒿的真正由来。

那,为什么永乐见了这艾蒿就不让士兵杀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中医药,蒙古族的家是不要这些东西的!

这些是小编所了解到的,

能读到这里的,

你就是第一个知道端午节插艾蒿原因的人!

[注:"永乐扫北"文史专家张可先在《“燕王扫碑”与“永乐扫北”》一文中称,“燕王扫碑”又称“燕王扫北”,燕王即为永乐皇帝,民间又演变为“永乐扫北”,并与五征蒙古相混淆。按照这种说法,永乐扫北和和靖难之役其实一件事。因为山东是主战场,战争自然殃及百姓。在山东很多地区至今仍流传着“永乐扫北”时,原来的居民被杀光或者纷纷逃走的故事。

推荐阅读

报名啦!年潍坊滨海区乡村振兴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滨海区及周边企业招聘信息(.6.5)

端午节里龙舟巡演精彩尽在渤海之眼

大美滨海

昨夜,发生在未来大厦楼前......

业务-

;wfbhc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