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蓝田县鲍旗寨写生基地对面的塬坡:
沿着一条茅草路弯曲盘旋着走向了塬坡,看来可行。坡上有不少的柿子树,缀满柿子的枝桠弯腰低垂,沉甸甸的快要触到了地面,柿子已经通红了脸,繁密地聚集成堆,在山风中打晃。
满树火红喜庆的小灯笼吸引着人奔过去,猫着腰在树下逡巡触摸,熟透的会红得深沉,泛着暗光,软软地托在手里,掀去果蒂,嘴对着果蒂口一吸,那清凉甜蜜的果肉就滑进了口里,入心入身的欢娱舒畅,这就是最天然、新鲜的野趣了吧!
遇到下地干活的村里人,他们热情地打招呼,指给我们去大坡梁的小径。就这样随意地游走,撞进了荒草杂生的乱茅堆,简直是丛林探险的感觉,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去,整个人没进了蒿草藤蔓里,身上就沾满了草籽毛屑。眼看着下边有路,就是在半坡挣扎乱撞,走不过去的样子。
终于遇见了一个在坡上干活的村里人,大姐模样。她诧异地看着我们,很惊奇我们居然能从那个方向走过来,说乱草野蒿都长实了,没有路了。攀谈中,她指给我们通往下边大路的方向,很随意温良地说:“有袋子吧?摘一袋柿子提回去,慢慢放软了吃。”我笑着说:“这多不好意思,不忍心摘人家的果子。”大姐谦和地说:“没事的,你随意摘。到处都是,没人要。往年会有人来这里收柿子去卖,现在有了疫情,也没有人来收了。”询问她在干什么,大姐说:“割艾蒿,这个是药材,晒干了拿去卖,一斤三块钱。”
真是一位朴实勤劳的农家人啊!不由得想起了弟媳他们,农人着实不易!一年辛苦劳作付出,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打赏,种出了农作物,这期间经手了数不清的工序侍弄,也就换了些许银子,算是一年辛劳的回报,心下竟然也是满怀感念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