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有匪君子,扒一扒诗经中的男子美好形象
TUhjnbcbe - 2025/4/12 5:44:00

《诗经》收录了自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篇,《诗经》作为我国农耕时代的诗歌总集,涉及诸多与古人生活有关的植物,据不完全统计,《诗经》中约出现了种植物,有的植物在不同诗中名称不同,但实为同一种,比如:扶苏、常、常棣、唐棣均是指唐棣,《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中“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什么花开得那么繁华?那都是棠棣的花)、《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隰,xí指低洼的地方,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国风·召南·何彼襛矣》中“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怎么又这么浓烟漂亮的花朵,就像盛开的唐棣花一样)。

有的虽然名称相同,却是不同植物,如萧有时指艾蒿,有时指青蒿,如《国风·下泉》中“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寒凉的泉水在汩汩流动,一丛丛艾蒿浸泡其中)、《小雅·蓼萧》中“蓼彼萧斯,零露湑兮”(青蒿长得又高又大,叶上露珠亮晶晶);植物在《诗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塑造及对植物的赞美而寄托人们的情感,同时也奠定了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气质。

今天我要说的,便是《诗经》中植物所喻的男性形象:以木喻男。木,树也,其古字形象树木,上为枝叶,下为树根。《诗经》里在描写男子时,常以树木做比拟,以此突出男子的挺拔、伟岸。如《杕杜》中“有杕之杜,有睆其实……有杕之杜,其叶萋萋。”,赤棠敢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枝头结满滚圆的果实,以杕挺拔之姿态,比喻男子伟岸之身姿。

《淇奥》中“瞻彼淇奥,丝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竹”形容男子的节操高尚,品行端正。在以“木”形容男子时,将君子、圣人的概念寄托在植物之上,成为诗人的道德追求。以“竹”比喻君子被后人沿用至今,后世文人、时至今日,我们仍将“竹”作为君子的代称。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匪君子,扒一扒诗经中的男子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