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摄影师一行人来到山西省晋南中条山区农村采风,沿着盘山公路走进了一个7户人家的小山村,车子刚进村我们就看到了村口的黄土小院,两位老人正在院子里忙着什么,大娘站在院子里指挥着大叔干活,已经不多见的黄土窑洞是那样的亲切,随后我们打过招呼,两位老人家走出篱笆门将我们热情的请进了他们的家。
大娘一头银发,说话便笑容满面,慈祥可亲,她直接将我们叫到了土窑洞里躲避高温,坐在窑洞里和我们拉起了家常,问及姓名,老人笑着说,当家人姓戴,今年都79岁了,她就不说了,他们有4个孩子,现在都生活在市区和移民新村,现在老两口就是在山里养老,身体还不错,不需要给孩子添麻烦,去年冬天孩子们不放心,曾经将他们接到了山下小镇生活过2个月,在那里他们觉得很不习惯,没有山里老家自由,过完年闹着返回了山里,别看现在村子里人不多,可住在这里心情舒畅,生活自由。
戴大叔耳朵有些笨,似乎听不清我们和大娘的交谈话语,在旁边答非所问地说了一会话,就走出窑洞在外边继续搬弄着地上的绿草,我们觉得有些奇怪,绿绿的青草已经被编成了长约2米多的草绳模样,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女影友J老师笑盈盈地问着大娘,她介绍说这是老伴从山坡上割回家的“神仙草”,是夏季驱蚊虫用的必备之物,效果非常好,自己用了一辈子,闲暇无事,老伴就会编点草绳意备不时之需。
为了让我们了解清楚,大娘特意拿了一个很短的草绳在窑洞里点燃了,小小的火苗引燃草绳,之后便冒出了白色的浓烟,顿时窑洞里弥漫着一股奇怪的草香,忍不住轻轻吸了一些,感觉非常美妙,大娘说放心,这“神仙草”芳香对人体无害,可是蚊虫却受不了,半米长的草绳点着能放烟一个晚上,大约从天黑8点一直能燃到早上6点钟,持续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窑洞里密封不好,山里蚊子又多,这个办法特别有效,家里老人传下来的妙办法,使用了不知道多少代人了。
说起这“神仙草”的学名,大娘说自己也说不清,只好问问戴大叔,他告诉我们说这种草当地人习惯把它称作“神仙草”,听老人们讲是艾草的一种,但是却不能做药用,有人也把它叫艾蒿草,具体啥学名,自己也没有详细了解过,它多生长在山坡和路边,生命力极强,非常好识别,大多数都是一根主杆很少有侧枝,细长的叶子背面发白,只要触碰它就会释放出一种奇怪的香味,味道介于艾草和蒿草之间,妙不可言,是大自然的馈赠。
随后大娘又介绍了“神仙草”编成草绳的原因,她说艾蒿一根杆一般都长得细长,特别是遇到雨水多的年份它生长的尤为好,用镰刀割下带回家中,要立即将它编成绳子状,否则它很快就会发干不易编造,在阳光下略略晒上3个小时,就要收起来,这样处理后它不会完全干透,点燃的时候才会冒出滚滚白烟并且持续不断。窑洞里温比较低,点燃后白烟会从上方飘出窗户,飞蚊味道就会迅速撤离,具体是啥原理自己也说不清,只知道老人们一代一代这样传下来,效果非常好,要比城市里买的蚊香还要好,艾蒿草是天然青草,对人体无害,尽可放心使用。
J老师是个闲不住的人,走起路来也是风风火火,我们在和老人聊天的时候,她竟然跑进了院子里的小菜园,发现了黄瓜和西红柿,大声的吆喝请求老人让她品尝一根鲜黄瓜,大叔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他说回到山里吃喝什么都不缺,小菜园中的各样蔬菜两个人也吃不了,星期天孩子回来还要采摘带走,城里就是花钱买东西,没有一点好处,再说了住在空调房子里身体不舒服,哪有这接地气的土窑洞里美,每天还要专门散步走路去锻炼,在农村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就当锻炼,一举两得,他认为这才是享受生活。
两位老人现在做饭还是用的是土灶台,窑洞里炕头一个大灶台是用来蒸馒头的,窑洞外一个小灶台是平时做饭用的,大娘说山里最不缺的就是柴火,家里一年四季做的都是从柴火饭,你们城里人也知道这个很香,电磁炉和液化气灶是做不出这个味道的,不要说炒菜烧汤了蒸出来的大馒头都很香,说完话她端出一篦子的馒头请我们品尝,大家忍不住都尝了几口,柴火烧出来的面向味道真不一样,J老师情不自禁的称赞说她又尝到了妈妈的味道。
临走的时候两位老人家特意要把今天编好的4条艾蒿草绳送给我们,他们说现在每天都要在山坡上割艾蒿,然后回家编草绳,一来这是个干的二来储备起来要用很多天,家里还有一些,你们不嫌弃就送给你们带回家试一试这“神仙草”的奇特效果,保证你家一年无蚊虫的烦恼,这东西在城里就是稀罕物,花钱买不到,大家客客气气的谢过了老人家的好意告别离开了。
说来很是奇怪我们在老人家的土窑洞里坐了一会,就没有见到蚊子的踪迹甚至连嗡嗡声都听不到,都认为就是大娘把烟火的效果,坐在车里身上都带着一股淡淡的艾蒿香气,J老师又贪婪地在她的衣服上闻了几下,深深地吐了口气说很过瘾,带回家后一定每天要在房子里点燃一些,把这山里的“神仙草”味的香气留在他的生活里。各位,你那里有这“神仙草”吗?会不会用它来驱蚊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