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句)悦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采葛
先秦·诗经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葛:多年生藤本植物,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根肥大,叫葛根,可制淀粉,也可入药。茎皮可制葛布。通称葛麻。
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
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隔了三个月那样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隔了三个秋天那样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隔了三个年那样长啊。
诗人通过采葛、采萧、采艾,表达对一位辛勤劳动女子的思恋。一日不见女孩,如隔三秋(三月、三年)那样长。反复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把难分难舍的怀恋之情,生动地展现出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成为千古名句。后人用来表达思念之情。用典、用成用成熟词语(成语)入诗,这是一种创作手法,用到好处则画龙点睛,并非现代“诗评”中“人云亦云”的“用成熟词语(成语)入诗为诗词大忌”如:
魏晋·孙绰“一日不见,情兼三秋”
魏晋·陶潜“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唐·赵微明“违别未几日,一日如三秋”
唐·白居易“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
宋·吕本中“相望如一日,不见已三年”
宋·梅尧臣“一日不见君,何止如三岁”
宋·程公许“一日不见如三秋,人如湘浦春风楼”
宋·萧立之“向来结交王子猷,一日不见如三秋”
宋·赵师秀“君如三秋草,不见一日好”
宋·钱时“小山松桂岁寒友,一日不见如三秋”
宋·王炎“为别未一日,思君如三秋”
千古名句悦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千古名句无障碍阅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经典诗词名句#
喜欢本文的朋友请长按拇指:三连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