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人们或踏青出游,或合家团聚,或祭祖追思,当团聚和休假,成为清明的真实写照,清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美食文化似乎和我们渐行渐远,这不仅令人感叹。遥想当年,古人磨刀霍霍、洗菜切菜,用各种传统工具,施展各种烹制手艺,精心烹制着属于自己的清明美食,那样的烟火气,让人无限留恋、难以忘怀。
四川历史悠久,清明文化传承千年,清明美食更独具特色,别有一番风味。今天有红鸡毛店小编就要为大家细说属于四川特有的清明美食,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学学如何制作,让这个节日变得不一样。
一、艾蒿馍馍
艾篙是客家人在清明时节必吃的一种菜。赶在春季及时采摘下来的新鲜艾蒿,要吃的部分是新发出的嫩芽,粉绿粉绿,细小的绒毛,沾满晶莹清澈的露珠,混合着原野清香的味道。
勤劳的人们将采集来的艾蒿切成小节,和面粉搅拌在一起,用油煎炸,制作成了这样的一个特色小吃艾篙馍馍,吃起来并不会太油腻,反而挺有绿色清新的味道。
现在,成都市区及周边古镇还能吃到,深受成都人和外地游客的喜爱。
做法:
步骤一、将艾蒿切碎,多切一下,揉在糯米粉里加适量的水,跟做汤圆的湿度差不多艾蒿馍馍的做法。
步骤二、团成丸子压扁,锅里放少许油(只需要很少很少),中火煎1、2分钟翻面,起锅,揉面没加糖,吃的时候可以沾上一点白糖艾蒿馍馍的做法。
步骤三、艾蒿的香味弥漫唇齿间,感觉春天的味道。
二、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在四川历史悠久,据传其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地方:崇州怀远、乐山犍为、宜宾。 它是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
(一)、咸味叶儿粑
原料:糯米粉与大米粉各半、猪肉粒或腊肉粒、叶儿粑叶子、碎米芽菜(超市有卖的)或盐菜
步骤一、将大叶仙茅的叶子从植株上割下洗净后,切成10~15厘米的小段;
步骤二、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熟,放入肉粒煸炒至断生;
步骤三、放入碎米芽菜炒匀后装碗里待用;
步骤四、糯米粉和米粉里加水揉成均匀的面团;
步骤五、取适量面团在手里捏成碗状,放进适量馅料;
步骤六、将周边往里收拢,用双手搓成椭圆球后放在一段叶子上,并用叶子裹一圈;
步骤七、最后放在蒸笼里,沸水锅中蒸十五到几十分钟(时间长短由蒸的量决定),蒸熟即可享用了!
(二)、甜味叶儿粑
原料:糯米粉与大米粉各半、红糖(砂糖)、花生米、芝麻等、叶儿粑叶(大叶仙茅叶、良姜叶、芭蕉叶、棕叶、荷叶等)
步骤一,将叶儿粑叶叶子从植株上割下洗净后,切成10~15厘米的小段待用;
步骤二,糯米粉与米粉里加水揉成均匀的面团;
步骤三,糖、芝麻、花生碎、核桃碎做成馅料;
步骤四,取适量面团在手里捏成碗状,放进适量馅料;
步骤五、将周边往里收拢,用双手搓成椭圆球后放在一段叶子上;
步骤六、用叶子裹一圈后放在蒸笼里,沸水锅中蒸十五到几十分钟(时间长短由蒸的量决定),蒸熟出笼,即可享用。
千百年来,我们用饮食借指生活,而当物质文明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文化,那份带有独特价值观的饮食文化时,我们是否还能保有初心,敬重与虔诚,值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