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节丨粽叶飘香情意浓,艾草燃烟驱蚊虫 [复制链接]

1#
彭洋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www.bdfyy999.com/m/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40811/4445739.html

端阳食粽,唇香心动

在这天,我们缅怀,我们敬畏

传承古人的精神

展望未来的生活

Part.01历史渊源

纪念屈原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由来,在战国时期,秦*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作为楚国的一份子,听到这这个消息后,悲愤难耐,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的百姓乘舟打捞,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损坏他的躯体,便将粽子丢入江里。屈原的爱国情怀感人肺腑,因此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就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曹娥。相传东汉上虞人曹娥的父亲掉在江里,好几天都没有打捞到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是个孝女,没日没夜的在江边大哭,在五月五日那一天她自己也跳入江中,几天后竟然抱出了父亲的尸体。他的故事被后人写在书上,人们为颂扬曹娥的孝行,于是将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作为节日来纪念曹娥。

Part.02民间习俗扒龙船扒龙船,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扒龙船(舟)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粤闽地区,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则是"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艾草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

浸龙舟水

端午节期间浸龙舟水是岭南一带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舟寓意吉祥,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端午节期间下的雨水亦称为下龙舟水,每年"龙舟水"来时,人们就会带着家人到江边去洗龙舟水,古人认为"龙舟水"有辟邪的作用,可净身,洗去晦气,带来吉祥。

Part.03文学歌颂《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节希望的是我们

不忘古人坚贞不移的意志

不忘忠贞于自己的国家

永怀一颗赤心

言简情深,端午安康

往期推荐

图片/李言成

编辑/岚恩泽

校对/王奕人

审核/柯苏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