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彭世明,保安镇保安街人,一生坎坷的已故教师。
端阳节赛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过去被称为“端阳节”、“端午节”又称“天中节”、“蒲节”。这个节日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据传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这个日子也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过去,保安街居民也非常重视这个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喝雄黄浸泡的酒,还要在大门上挂上艾蒿、菖蒲,以示祛病避邪,所以也叫“蒲节”。
在端午节有一项最为流行的习俗,那就是赛龙舟,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在中国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古时候保安街也最为看重赛龙舟这项活动。在十九世纪中叶,鄂州樊口闸、东沟口闸还没有建设,保安湖的水直通长江和梁子湖,每当春夏之交,保安湖畔的水位一般要淹没到街上的杜家塘坡堤,耿家桥墩完全被淹没。由于保安湖湖面宽阔、湖汊众多,在每年端午节这天,保安湖两岸和东沟口、山山湖浸港等两岸村民,自发组织船队在保安湖开展赛龙舟活动。
赛龙舟活动就像一次盛大的节日来临。有的年份是四五个龙舟竞渡团队在杜家塘湖面参赛表演,如若遇上水位低的年份,龙舟竞渡团队就会在保安街出口的大桥头湖畔进行参赛表演。每组船队至少有三四艘船和七八十人,其中有二艘船装饰成龙头和龙尾,中间的船体两边按顺序排列坐上手握竞渡划桨的队员,队员都必须穿上红黄黑三种不同颜色的短上衣,另外还安排有一艘船载上专业排子锣鼓手。竞渡团队会提前安排人来保安街联系竞渡事宜,并在上下街头巷尾张贴龙舟竞渡告示。
活动当日,保安街杜家塘湖岸设案迎接,案上放有香烟、糖果、面食、水果等食品,所有龙舟团队同时参赛,每只船头张灯结彩,安装有各式各样的木雕龙头,色彩绚丽,形态逼真。有金龙、黄龙、白龙、乌龙等。开赛号令一响,只只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出山之虎,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助威的船只鼓锣喧天,喊声阵阵;河岸两侧则是人头攒动,万众欢腾。前来呐喊助威的观众,群情激昂,欢声震天。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扣人心弦的龙舟竞渡,往往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二:市场经济鼎盛时期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三:近百年经济萧条期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四:三街九巷四铜门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五:五井六塘九桥十三庙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六:当铺牌坊祠堂福音堂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七:五险楼毁字亭方向灯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八:汉戏班打更员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九:估肉膘放河灯流通票据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十:本土众、朱爷会、土地会、怀古团
彭世明《古镇——保安街记忆》连载之十一:明清行政体制新春繁文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