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满洲人的ldquo五月节rdquo [复制链接]

1#

《满洲人的“五月节”》

富察晨枫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满洲人称做“五月节”,又称“药香节”。

端午节是满汉民族的共同节日,但是以前的汉族人却将它看成是凶日。历史上屈原、伍子胥和孝女曹娥都是在端午节这天投水自杀,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划龙舟、包粽子並投进屈原投水自尽的汨罗江,用来怀念这位忧国忧民而且又不得志的爱国者。

而满洲人的五月节却是充满欢乐,喜庆吉祥的节日。从五月初一这一天开始,人们开始上山挖采草药,他们认为从初一到初五这五天采的草药药劲强,就连人见人烦的癞蛤蟆也成了人们采觅的高级药材。癞蛤蟆(也称蟾蜍)抓来后拴住后腿悬吊于屋檐下荫干,完全荫干后轧碾成粉状,用时与蜂蜜调成膏状,敷于疮、痈、癤等皮肤顽疾的患处。这些顽固性疾病很快就会痊愈。所以,五月初一到初五这几天人们四下里捕捉蟾蜍。所以就出现了“癞蛤蟆躲端午――躲了初一躲不了初五。”这一句歇后语,被人们传的走了味,读成“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一句脱了原味的一句俗语。

五月初一,小鸡下的鸡蛋,家中女主人将鸡蛋用锅底灰涂上记色,煮了或醃成咸蛋煮后给家中的小孩们吃。大人们还将初一的鸡蛋放置在小孩的肚子上,反复柔擀,寓意小孩不会闹肚子或肚子疼。

五月节这天的一大早,全家人就早早起来。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外出“踏青”,满洲人称做“走百病”。并且用搽脸手巾(毛巾)在有露水的草上反复地抖搂几下,让洗脸手巾浸满露水,用浸满露水的毛巾洗擦眼睛,寓意一年之中不“闹眼睛(红眼病也称角膜炎)”。

“走百病”也希望在踏青过程中把疾病和秽气送出,不招邪气,不长病。

“走百病”的同时,还要采集一些艾蒿、带蒲棒的香蒲並且折一支桃枝和年息枝等物。回来后将艾蒿、香蒲插在房门前的草檐上。插上艾蒿即能祛除瘟疫不生病,同时也象征着驱除蚊蝇,使蚊子和苍蝇进不了房屋。香蒲上的蒲棒放在屋内箱盖上,使家中的小小子(小男孩)身体棒棒的,小丫头(小女孩)身型好。

将桃枝做成小弓箭,吊于房门上的椽子上,阻止邪秽*怪不让它们进宅。将折回的柳枝扔抛在房上,因满洲人喜柳崇柳,又枝儿绵长,又易活长寿,寓意孩子们成长兴盛,同时也象征着家中人丁兴旺,渊远流长。将刚采回的艾蒿嫩叶团成小团放进耳洞中,不进小虫也不生耳底子(中耳炎)。

房门的上门坎上,除了悬挂门葫芦外,还要挂上用莔麻做成的小条帚和五色纸叠成的方斗,也叫斗印。小条帚扫除屋里屋外邪气,方斗印希望家中以后能出执掌官印的人。

满洲人家的幼孩多用悠车让孩子睡觉。进入五月,要在悠车上挂上较大的纸葫芦,小孩头部上方,用彩纸叠成纸鹤悬挂在上面,象征着吉祥如意。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庭中的火德星君来到人间私访。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精神呆滞、穿着烂衣破鞋的卖油老翁。他挑着两个很大的油罐子,走进了一个较大的庄村,在村里的一棵大树下放下挑子,声音嘶哑地喊着卖油。吆喝了几声,立刻招来许多村民前来围观。

卖油的老翁告诉大家:要多少油自已用提打,打完油后讲铜钱放进他身旁的一个葫芦瓢里。许多人打完油,将铜钱放进瓢里后,老翁就会把身旁放置的艾蒿送给买油人一把,并且再三叮嘱,一定要把艾蒿插到房前的屋檐上。

村里面有几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他们见老翁神情呆滞、衣服褴褛不堪,便起了歪心。打了油不往葫芦瓢里投放铜钱,也不得老翁身旁的艾蒿。一挑油很快就卖完了,他捡起扁担走到村南的土坡上歇息。他向村里一望,家家房门前的房草间都插上了艾蒿,唯有三个无赖房门前没插艾蒿。装扮卖油翁的火德真君只一口气吹过,这三家的草屋顿时火光冲天浓烟四起,倾刻间变成废墟。村里人知道这是不插艾蒿惹的祸。

因这天正是五月节,人们图吉利而留下屋檐插艾蒿的习惯,这个习俗很快传遍了各地,不几年就传遍了全国,房门上方的檐上插艾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而且逐步在门上加挂小条帚和斗印等吉祥之物。

满洲人家的格格和福晋都有缝做香荷包的手艺,各式各样形状不同的荷包,精美的荷包上面都有刺绣,女人们都用荷包上的剌绣来衡量剌绣人的手艺,有的人过完正月就开始制做香荷包,五月节前送给亲朋好友,年轻的格格也在踏青之际将香荷包送与心仪之人。

荷包做为随身携带的饰物,除了外型伶巧精美适潮外,里面装的香料也颇有讲究。它的主原料是一种叫香草植物,秋季香草成熟前将它的花蕊部分摘下荫干,这种香草能散发出一种清香的味道。

荫干后的香草花蕊可直接装进荷包内,随时都能散发出诱人的清香。香荷包一般栓于衣绊上,並配上一支可以避邪的小扫帚,除了女人携带外,也有男人携带的。

满洲人在五月节这天还有扎五色线的习俗。家中的母亲、姑姑、婶或姐姐等近亲属和亲人在五月节早饭前将五色线扎绑于年轻的男女和孩子们的手腕上,意在避邪和吉祥。

五月节早餐多为吃“扁食”(饺子)兼食粽子,粽子是入主中原后由关内引入关东,现己成为关东人五月节必备之食品。第二天早餐多吃馅饼,烙饼时反复摔拍其饼,寓意将今年的虫子拍死烙死,以保丰年。

五月节在白天,满洲人还有射柳的传统习俗。在一定距离的柳树树枝上,栓有七色布条,执弓的射箭者射前先说出布条颜色名称然后射之,以在固定箭数射下柳技者为优。清时的八旗兵也在这天进行射柳演习,这也是八旗兵一年一度的必修课。

(此文完)

作者富察晨枫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

满族文化网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