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插艾有两不挂,是哪两不挂呢有什么 [复制链接]

1#

端午插艾有“两不挂”,是哪两不挂呢?有什么讲究?为什么这样说

今天端午正好赶上高考,但是就算是高考,也阻挡不了人们过年的热情。小毅昨天一大早就被叫起来去外面摘艾草,就是为了过节。但是在挂在门口的艾草也不是随便挂的的,有两不挂,大家知道是哪两不挂吗?有什么样的讲究呢?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将艾草采摘回来。小毅认为,之所这样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原因:大家都知道艾草有药用价值,而且艾叶制成的艾绒可以用来艾灸。南北朝时期成书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也就是说在太阳未出来之前的艾叶药效最好。

第二个原因:端午前后是人们农忙的时候,这个时候小麦大都已经成熟,在赶上端午,农民在忙碌的时候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采摘艾草过节,那就只能早起了。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志气采摘艾草,采摘回来回来之后,还需要把整棵的艾蒿插在门上,余下的编成绳索用来驱蚊。

其次,被虫子咬过有虫子的艾草不能挂。

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以前人们用来祭祀的东西都是家里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所以,有相同作用的艾草当然也要用最好的。

艾草除了用于悬挂在门口之外,还需要用剩下的艾草煮水洗澡,用来止痒,如果洗澡水里面发现虫子,相信很多人都不敢洗。尤其是洗澡的对象更是小孩,小孩子会更害怕。

在小毅的家乡也有用艾草煮鸡蛋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喝“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吃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的习俗,这是需要直接入口,那就更讲究了。

听了小毅的介绍,大家对于这两不挂的原因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当然了,十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大家的家乡还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