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粽rdquo情端午艾 [复制链接]

1#

关于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食粽

在端午节这一天

吃粽子的习俗总不会变

这是一种仪式感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

包粽子时将馅料置于粽叶中

再用线捆绑缠绕好,粽子则包好了

门口挂艾草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

来源亦久

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

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

门上挂钟馗

端午悬挂钟馗像

是相沿已久的民风习俗

同时具有深刻的寓意

《清嘉录》里记载

“五月,堂中挂钟馗画像一月

以祛邪魅。”

原来

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瘟疫

端午挂钟馗一方面可以辟邪

另一方面是避瘟

系五彩绳

五彩绳

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

汉族节日习俗

一般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

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驱五*

民谣说

“端午节,天气热,

‘五*’醒,不安宁。”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

被人们认为是“九*”之首

所以民间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

和避疫的特殊习俗

端午节驱“五*”

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防病

肚子滚鸡蛋

我国一些地方

有在端午节“滚鸡蛋”的习俗

端午节早上

长者要把煮熟的鸡蛋

放在孩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

嘴里还要念叨着

“宝子吃蛋、灾星滚蛋”

吃鸡蛋之前

小孩子们通常要拿出

自家煮的鸡蛋比大小

相互撞击比谁的鸡蛋壳硬

趣味盎然

雄*酒画王字

在古时候的端午节

通常都会用雄*酒

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

雄*可以驱避*虫

王字也是借助百兽之王的威风

给孩子辟邪

佩香包

佩香包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包内通常填充一些

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

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端阳以四色线系臂

并佩戴香包

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声明:文中插图选自《你好,中国节·端午节》(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美编:王桃花

编辑:金银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