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艾草团
星光三班班本化项目活动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季清明时。清明时分即将到来之际,孩子们认识了关于清明各种各样的习俗,文化墙上张贴的“青团”图片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息。于是,项目在孩子们的会议中生成了……
项目开启
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青团?
青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有点像馒头,只是表面是绿色的,和馒头的颜色不一样。
我家是用机器做青团的,一下子就做出来了。
一次生活中的交谈,让孩子们对清明节中常见的“青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召开“儿童会议”,孩子们用自我表征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家乡对于青团的印象,在认知冲突中调动了已有经验。
但对于新经验,孩子们心中充满了诉求,每一个小脑袋里都装着千奇百怪的想法。有的想了解“青团的制作方式”,有的想了解“青团的来历”,还有的想了解“莼湖本地青团和其他地方青团的差异。”为了收集到更多幼儿的新问题,我们向孩子们发出疑问:“关于青团,你们想知道什么?”
青团怎么做的?
青团里面要加什么?
做青团需要用到什么工具?
梳理了孩子的需求后,借助家庭的力量进行了一次大调查。调查结束后,发现不是所有的步骤、食材都一样。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艾草的存在,了解到艾草是制作成青团的最主要食材。
/////////
我们将班级里孩子调查到的艾草进行分类,发现做青团的艾草分两种,一种是艾蒿,叶如丛丛鸟羽,做出的青团绿得深沉,闻起来有股特殊的艾香。另一种是*花艾,长长的叶子上有嫩白的绒毛,做出的青团绿得淡雅,闻起来有着菊花叶般淡淡的气息。
这也为下一阶段的项目活动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展开
艾草是什么?
到底长什么样子?
长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探究之旅。
第一阶段:艾草大揭秘
问
我们可以在哪里采艾草?
我家边上就有很多艾草,我奶奶很擅长摘艾草。
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
百果园里找一找。
我知道有一个艾草基地,里面种植了很多很多艾草。
于是,我们的寻艾之旅分成了亲子组,幼儿园组和基地组。
寻艾之旅
清明时节的*金假期里,亲子组的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走进了大自然,在乡间的小路,在春天的田埂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寻艾草、认艾草、摘艾草,近距离地进行观察和探索,大家的发现可真是不少呢!
?
亲子组
艾草基地组
幼儿园组
种植在百果园的艾草也初露嫩叶,孩子们对于寻艾后的经验点和探究点有了一定的交集重合,于是,我们对艾草进行了集体的观察和交流,孩子们将自己的发现进行了表征记录。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展开对艾草的探究,让孩子们积累对艾草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
看一看
闻一闻、画一画
老师的思考
在观察艾草时需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