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节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 [复制链接]

1#
了解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4467392.html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

吃粽子,蘸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蒲节、浴兰节、女儿节、五月节、龙舟节、粽子节等。每一个不同的名字,不单是一个指称符号,更附着厚重的风俗民情与文化意义。

“端午”一词,最早见载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初也,谓五月五日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事实上,最初的端午并没有固定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古代以地支纪月,夏历建寅,正月为寅月,五月正是午月;以干支纪日,日期并不固定,只是指五月的第一个午日。

提及端午,总绕不开屈原。唐代诗僧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可见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由来已久,以致现在不少人直接将端午节等同于屈原纪念日。

楚之屈原,忠君爱国,忧国忧民,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始终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离开故国,错综的情感交织之下,最终,他选择了自沉汨罗江,以死明志,以死烛照世界。“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续齐谐记》)。

端午节不仅有纪念屈原的诗词

宋代也有很多文人墨客,

留下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诗词,

诗词里透着他们浓浓的的端午情

端午端午情结---此心安处是吾乡《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情结---闺中女子的婉约情致《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骊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

端午情结---顺应民俗,闲适生活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又是一年高考时,“备考大*”中一直流传着一个经久不衰的说法,高考吃“高粽”,一定中中中。今年高考恰巧邂逅了美妙的端午节,粽子也成了许多考生考前必备的“小点心”,正好鹤汽院在这里祝高考学子们一举“高粽”。

端午END往期精选·年专升本考试在我院顺利进行!·学*史系列故事五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专升本考前动员会!·学*史系列故事四

妇女领袖向警予·高考倒计时丨不负青春,高考加油!

编辑:徐琳

审核:郝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