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刚刚过去,立夏静静临近。暮春的时空里,渐渐生意盈满,些微的热力,也在隐隐孕育。雨露,同样在这段日子中,时不时缓缓密布,那些细润的点滴,将天空与地界,加以层层润泽。
现在,是个万物萌发的时节,尤其是那些绿意盎然的自然风物,更是蕴藏着阵阵不止歇的情势。这些生灵,恣情地散放着纷然的情绪,时聚时散的光影,在它们的体肤之中,悠悠渗透,细腻穿梭。
艾蒿,在当下众多浓密的绿植中,也正随风凌动且长势迅疾。簇簇丛丛的它们,缠绕出绿波般的幻觉,柔软里带着某种青涩,甚至是任性的倔强势头。而它们的气息,更是在春风的游离之间,将暖意不断延展扩张。
说到艾蒿的气息,我就不由得想起了一种朴素的驱蚊之法。曾经的夏夜乡间,人们通常会用火点燃艾蒿,去薰赶那一批又一批嗡嗡挠人的蚊子,这也是一幕带着濡热氛围的景观,只是,这般的场面,现如今也几近消失了吧。然而,我每次在用艾灸棒条薰身体穴位的时候,总会不禁地去想,蚊子在嗅到这般气味之后,会有何种反应?
艾蒿所引起的漫天烽烟,似乎能引发起某种悠悠的乡愁。除却悠然的乡愁意味,这种绿色植物,在中世纪的欧洲,还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巫术占卜当中,艾蒿可协助人来进入梦境的深处,并引导巫师开展多维度的梦境解析、心理分析以及运命探测,它所隐含的气息,还能够令人头脑清晰,并增加判断力以及洞察力。
在欧洲,还有着门前悬挂艾蒿来辟邪的风俗,这一点,令我自然联想到,中国人在每逢端午节的时候,会在户门之前放置艾蒿的辟邪风习。
艾蒿这种植物,除了在种种神秘仪式里现身之外,也是一种上佳的食材,它的绿色基因和清韵,柔和地蔓延在食味当中,烘托着春夏交错的旋旋生息。
南方多地风行的面食——粑粑之中,常常会揉入蒿草,那隐隐浮现的香气,在春笋鲜肉亦或是红糖芝麻的馅料之中,缭绕往复,匆匆染薰,继而混融出厚重的醇香与浓郁。这种黏连和绵柔,往往会在人如纤维般错列的意识之海间,遗留下清浅的印记。
少艾青春,丛丛艾香……春末夏初的清气里,丝缕时光,在现实和幻想里,在艾蒿营造的熏风中,上下位移。
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