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惠州有人在家门口挂这种东西,是什么习俗吗 [复制链接]

1#

编辑丨西小吉

清明时节,惠州有不少充满地方韵味的传统习俗,除了扫墓祭奠、吃艾粄这些,大家还知道惠州有哪些习俗吗?

在古代,柳和桃树、菖蒲、艾蒿等树木花草一样,都有避邪作用。清明插柳在惠州民间是一个十分普遍的民俗,清明节前几天就会挂上它用以驱邪,保佑一家人健康。西友

东江散步在西子湖畔App上给我们分享了这个清明习俗。大家有听过吗?

该西友表示,桥东是惠州的老城区,在老城的小巷子里走了一圈,发现不少人家门前已经挂上嫩绿的柳枝了。惠州老城对风俗的传承做得挺好的,比如正月二十“补天穿”日门前挂大蒜,清明节门前挂柳枝,端午节门前挂菖蒲艾蒿,这些古老的风俗,都得以保存下来,也必将继续传承下去。

据说,插柳的风俗有三,一是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纪念观音普渡杨柳祛邪、三是纪念抱死柳树的介子推。

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有些地方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当然,惠州人更相信,柳枝和桃树、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样,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时节插柳与身带末草一样,是为了祛秽。

老城小巷里人家门前挂着的柳枝

柳枝跟大蒜挂在一起,其实大蒜是“补天穿”日挂的

清明既包含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其实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因此,清明不仅仅是单纯的祭祖和扫墓,各地还有踏青、荡秋千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节也因此拥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这首古诗中描述的就是清明节亲近自然、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

等到疫情结束,我们就可以走出家门,踏青赏花,游玩看景,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最后提醒大家!今年提倡云祭扫、拒绝聚餐哦!

编辑丨西小吉

本文综合丨西友

东江散步、惠州日报

想要了解更多惠州事

大家可以扫码进群

群内会更新相关消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