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人都适合用艾叶防瘟疫吗 [复制链接]

1#

《本草中国》片段

艾叶《本草害利》

〔害〕艾叶纯阳香燥,凡血燥生热者,禁用。与炙火,亦大损阴血,虚者宜慎。胎动不安,由于热而不由于寒;妊娠下利脓血,由于暑湿;肠胃热甚,而非单湿为病;崩中由于血虚内热;经事先期,由于血热;吐衄血由于血虚;火旺由于*击中恶;霍乱转筋,不由于寒邪,而由于脾胃虚弱凝滞,或于暑湿所致;不孕由于血虚,而不由风冷袭入子宫者,法并忌用。〔利〕艾叶生温熟热,辛可利窍,苦能舒通,入肺、脾、肝、肾四经,气血交理。安胎气,暖子宫,故妇科带下调经多需之。理血痢肠风,治崩吐衄,外用灸除百病,陈者良。醋香附为使。

〔修治〕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干曝,揉捣如绵,谓之熟艾,陈久者可用。蕲州艾为上,煎服宜鲜者。生用,或烧成炭。入女科丸,醋煮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

艾叶

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艾灸治病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苏恭言其生寒,苏颂言其有*,一则见其能止诸血,一则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性寒、有*,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夫药以治病,中病则止。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滞漏之人,以艾和归、附诸药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辍,助以辛热,药性久偏,致使火燥,是谁之咎欤?于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诸痛,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胶艾汤治虚痢及妊娠产后下血,尤着奇效。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END-

重新认识中医

古代中医避瘟疫九法

艾叶祛寒气而逐湿痹

电影《医者童心》第1-3段(限时观看)

获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启蒙电影奖的电影—《精诚大医》(限时观看)

点击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